2021年12月11-12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组组织的第十九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顺利以线上方式召开。期间,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上海国微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了CCF CFTC集成电路设计论坛。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徐子晨,上海国微思尔芯林铠鹏高级副总裁担任分论坛联席主席,特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等高校专家们分享并讨论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前沿课题。
在本次论坛上,特邀嘉宾CTC2020主席蒋力老师做了开场致辞。他分享了对当前集成电路设计论趋势的洞见,并强调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进入到了黄金时代,如何把研究用到商业产品中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当下应该进行深度探索的一个命题。
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建利博士发表了题为“先进技术节点下的混合行高单元合法化研究”的报告。近年来,随着电路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和芯片上单元规模的快速增长,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布局合法问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单元布局问题所蕴含的数学理论特性角度出发,陈建利老师分享了数学方法在先进技术节点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局合法化问题中的运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杜子东博士做主题为“支持量化训练的深度学习处理器”为主题的报告。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云、边、端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深度学习训练的开销巨大。量化被认为是有望降低带宽/存储要求从而提升训练效率和计算成本的有效手段。目前,量化算法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基于动态统计的量化和高精度的权重更新,这使得这些量化训练算法不能有效地部署在目前的深度学习处理器上。针对这个问题,杜子东研究员提出并阐释了第一个定制的架构用于高效的量化训练,其训练精度损失可忽略不计。
北京大学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长聘副教授孙广宇老师作 “FPGA加速器的设计自动化与云工具平台”报告。他提出,基于FPGA的加速器,具有高能效、设计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当前一个热门研究方向。本次报告首先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典型应用,回顾了在FPGA加速器设计自动化方面的工作,然后分享了孙广宇老师团队搭建在云上的设计自动化工具平台。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梁云老师分享了“软硬一体的专用芯片设计”的报告。芯片的硬件架构决定了计算能力的峰值,而实际的性能发挥取决于基础软件包括算子库和编译。不论是芯片的硬件设计还是软件开发都面临开发周期长,门槛高的问题。梁云老师提出一种软硬一体的专用芯片设计方法,通过设计自动化工具自动生成芯片的硬件架构和软件算子库, 有效地降低了芯片的开发门槛。
国微思尔芯资深副总裁林铠鹏先生受邀做了题为“FPGA原型验证系统异构验证”为主题的报告。国微思尔芯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集成电路EDA领域,公司业务聚焦于数字芯片的前端验证。林铠鹏先生分享异构验证方法过去十几年的技术演变。针对软件主导和敏捷开发的特点,介绍前端验证的和异构验证云的相关技术和进展。
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闫浩博士作为最后一位嘉宾分享了“宽电压近阈值设计方法学研究进展”的报告。宽电压近阈值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是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公认的有效逼近能效极限的技术路径。面向宽电压近阈值延时波动剧烈且呈非高斯分布的设计挑战,闫浩博士分享了近期宽电压近阈值设计方法学的研究进展,探索统计解析建模时序分析方法和自适应重要采样良率分析方法,降低了分析误差,提高了收敛速度,实现了宽电压近阈值集成电路的高能效设计。 各位一线专家的报告精彩纷呈,对集成电路软件设计领域当前所面临的技术和应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2021年CCF CFTC集成电路软件设计论坛圆满结束,期待来年能够线下相聚。